拍摄地点:丽水市各县
拍摄时间:2006-09-10
作品标题: 浙南农事
作品介绍: 拍摄这组照片,可以说是我对我孩提时代农村生活经历的一次“大追捕”。童年的经历,往往让人如痴如梦,回味无穷。我一直希望用一个摄影专题来展现我曾经熟悉的乡村农事场景,表达自己对过去生活和生命的某种情思。几十年来,我总是不断地在梦中回到过去,在田野,在山岗,在河岸,在房前屋后,总会有我的亲人朋友和我共度美好时光。跟着大人干家务、农活,和小伙伴一起捉鱼,玩耍……梦中的场景总是朝露般难以久留。摄影,便自然而然地成为我走向过往美好时光、追忆似水年华的通道。
民以食为天,你无论是生活在繁华城市,还是生活在偏僻山村都离不开食物,人从出生那天起就离不开吃,吃是人生的头等大事。所以,我拍摄的这组“浙南农事”专题,全部是与食物有关的农事活动。在农业时代,与吃相关的农事活动是非常丰富的,山川田野的出产可以去采收、去捕获,然后用这些采收和捕获来的材料制作出更为丰富和美味的食物。犁田、插秧、割稻、打稻、捕鱼、钓鱼、收葡萄、摘金针、采水菱、采柑橘等等,这些直接与大自然接触的农事活动,其中的辛劳,没有经历过的人恐怕难有真切的体会。那弯下去的脊背和腰身,黝黑的皮肤,青筋暴出的胳膊和腿,无言地诉说了一切。而像包粽子、爆米花、制作豆腐皮、做番薯粉、烧白酒、腌咸菜、炸猪皮等则是对农产品的进一步加工和升华,集中体现了先民在追求美好生活中产生的劳动智慧。
在拍摄的过程中,我既注意对劳动者个体精神面貌的展示,又注意对劳动场面的整体把握。猪、狗、鸡、鸭等是农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注重整个画面的完整性和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。涉及到一些农活的技术问题。
时代在发展,农事活动也在变化,其中种植和养殖专业户的劳动场面成为我拍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,如《橘子交易》《长豇豆市场》养猪》《腌火腿》等。通过拍摄这些劳动场面,能够把传统和现代进行适当的衔接。
浙南的传统农事活动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,将会变得越来越稀少,有些传统的农事活动甚至可能将不复存在。很多作家早已把笔触伸向这个领域,希望通过自己手中的笔,记录下这个时代的变迁,为后世留下一份生动的原始资料。而作为一名摄影人,也有必要用我们的方式将这些场景记录下来,传播开去,留传下去,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,懂得它们。事实上,要全面而深入地展现浙南的农事活动,是非常困难的。农事活动,即使是跟食物相关的活动,也极其丰富。
除了劳动本身之外,我还关注了劳动者劳动时所处的环境,如山脉、河流、田野、村落、屋舍、场院以及生活生产工具等等。而如《去谷壳》中的村中小巷、青砖墙和长条石,《杀鸡》中石铺小巷和石墙石屋,《种番薯》中远处的层层梯田,《爆米花》中旧式土木结构的房屋等,则是浙南农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建筑景观。这些环境同样包含了丰富的信息,对于相对完整地留存和展示传统农事活动非常重要。《做年糕》中晾晒所使用的番薯篱,《磨米粉》中的磨子,《采柿子》中的梯子,《腌咸菜》中的菜板、菜刀、方筐,《做馒头》中的蒸笼,《晒谷子》中村民所使用的去壳工具风柜、盛谷的畚斗、筛谷的米筛、装谷的箩筐,《柿子干等》中的大木桶和团箕,《烧白酒》中的长木桶、大铁锅,《香菇市场》中的香菇篮子,《网鱼》中的鱼网,《做豆腐》中的木箱和浅木桶,《打稻》中的打稻机等等,都是传统浙南农家长期使用的生活生产工具。这些形态各异的工具,当我们走近它们,了解它们的制作结构和使用方式,会由衷地为它们的纯朴和踏实、精巧和智慧而赞叹不已。
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些内容是我们了解浙南农村传统生存状态的一把钥匙。当然,这只是我拍摄这一组照片的部分意图所在。
在拍摄这组照片的较长过程中,农人干农活时的那份气定神闲、那份坚持、那份平实,农村人与人之间的那份情感,那份真心,那份满足,农事内容之丰富,思想内涵之深邃,农人生存之辛勤与艰难,都让我深感震撼和愧疚。当我们锦衣玉食、宝马雕车之际,真应该多把目光投向这些艰辛的农人和他们生存的土地。因为这个社会需要人们更多的关注和共同的努力,才会变得更加美好。
天下摄影交流群:一群:35765943 二群:176326500 人像群:90556132
Copyright © 2009-2014 台州市天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